close

DSC_5737.JPG

主持人:那我們先來請每位導演創作這些故事的啟發是怎麼過來的好嗎?

病態建築症候群 導演 楊鎮宇/陳君典

楊鎮宇:這部片其實是被某種事件刺激,有感而發的作品。時間點大約是在台北市長選舉前。因為我們過去在就學的時間就有在關注一些房安比例政策的相關問題。當時,幾位候選人都有提出一些對於住房政策的相關議題。在我們看來其實是有一些問題,那我們就是從我們自己的觀點,再透過我們不純熟的技術,試圖做出一些反應。因為我們都住在新北或台北,像我自己就是住在新莊重劃區的。那個地方就是蔡明亮導演拍《郊遊》的地方。我自己每天不管是要通勤或是到哪,在經過像李康生在舉牌的時候,從過去在那個重劃區是一片水田,到現在就是起了一些零星的高樓,那大部分其實都還是空屋。那就針對這樣的狀況去做出了一些創作,謝謝。

DSC_5757.JPG

撞擊測試 導演 薛佑廷

薛佑廷:這部作品的創作動機來自於我個人的經驗,因為我是教動畫的老師,但是我發現在大學你要以動畫創作作為你主要的學術產出是非常的困難。我是一般大學專任教師。各位觀眾你可能認為也是一樣,可能在生命當中會遇到一些現實上沒辦法去抵抗,必須要去妥協的事情。就像撞擊測試的人偶一樣,在這個現實的環境底下,你必須要想辦法能夠找到自己價值的證明。我的選擇就是創作,我希望能夠繼續的創作,在這個現實的環境底下能夠一直有創作作品出來,謝謝。

春雨 導演 紀柏舟

紀柏舟:這支片的發想,它其實是去年另外一支片《暖冬》的續集。很開心就是說連續兩次在台北電影節跟觀眾見面。他的發想很簡單,就是一個我平常很喜歡吃的車輪餅的故事。所以原本最早的名字是叫做《暖暖車輪餅》這樣子。後來為了給它一個比較意象化的名字,就用春夏秋冬來代表。所以它基本上就是在講一個永恆的價值觀,那我們嘗試的就是想要用一個在短時間,用比較精準的分鏡和說故事的方法,把情感帶給觀眾,謝謝。

主持人:那接下來是兩位工作人員嘛,分享一下跟紀導演合作的時候,有沒有什麼被他欺負的地方,有沒有?

動畫師1:首先完全沒有。(笑) 很開心可以來參加這次的台北電影節,謝謝。

動畫師2 :我也是參與這個作品的動畫師。我們工作室就是很少人,但是很快樂,就是個快樂的創作天地。

缺耳朵的人 導演 房星余

房星余:這部作品是對於矛盾的機制還有現象,在我們就讀的這十幾年來的觀察,所創作的一個寓言故事。

觀眾提問

Q1:紀導演你好,我以前有看過你的作品《光之塔》。那部那時候很有名,看完那部後,這是第二次看你的作品。然後我就會發現你的作品裡面都會有一些相同的、有點類似的角色。就像《光之塔》裡面有一個類似父親的角色,而這次的作品裡面也有這樣一個男性的角色。好像你的作品裡面都會有一個好像跟愛,還有傳承有關的一些部份。我想說是什麼事情影響你在作品都有這樣的角色存在?還是有什麼樣的故事?

A1:謝謝你的提問。因為《光之塔》那個時候就是也有來台北電影節,那時我人還在國外,那就是還蠻開心有蠻多觀眾喜歡這部片。不瞞您說,這一系列春夏秋冬其實是一位企業家,他就是很喜歡《光之塔》這部片子。他就有來找我,希望我可以幫他們寫一些比較正面、溫暖的故事。然後,所謂的有沒有父親這個角色,或是有沒有父子傳承,這個應該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其實父親這個角色是比較難以用嘴巴說話的,所以他在戲劇上的張力會比較強。這次故事並不是講父親,但他還是會有個男性的角色,他比較類似「報恩」「一代傳一代」。那在春夏秋冬這個意象裡面,其實我是用這個東西來包裝,用感情的循環來提醒觀眾說:有一些事情和價值觀,雖然說用嘴巴念出來其實是有些陳腔濫調的故事,但是我想要用這種比較溫和的方式,讓大家一直提醒,也是我創作的動機這樣子。

Q2:我想要請問一下《撞擊測試》的導演。我看到這部片,讓我有一種強烈的詭譎的氛圍,跟一種其實讓我覺得蠻恐怖的情境。請問這個故事他的配樂,跟鏡頭的畫面會帶給我這麼強烈的恐怖及詭譎的感覺?

A2:就是你要讓這個《撞擊測試》的人偶,他本身要能夠動,要感覺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我想要把那種可怕的情境,這種憂鬱陰暗的感覺,尤其是孤獨的感覺,這樣黑暗舞台的感覺能夠呈現給觀眾。就好像一個藝術創作家,他有點在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感覺,你必須要自己去摸索你的未來在哪裡,有種不確定、不安的感覺。對於創作這件事情充滿了焦慮感,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或認同,是不是在現實中能夠找到出路的那種感覺、氛圍、密閉的空間,這種害罵的感覺,我希望能透過《撞擊測試》的人偶,能夠傳達給觀眾,謝謝。

Q3:想請問《缺耳朵的人》這部片。裡面有兩個鏡頭,一個學生被絞成肉醬,另一個學生沒有。想請問導演想要表達出什麼樣的情況之下被犧牲或是怎樣會被留存?另外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選擇梵谷,有沒有什麼特別想要表達的東西?

A3:第一個問題,其實當初的想法就是,因為那是一個選擇的標準,我們當初在選擇要用什麼標準來篩選這些人的時候,就想到其實那個刻度就只是一個體重機的概念。我們那個時候想說,如果過重的就掰掰,就很像現在社會的標準,如果沒有超過的標準,就可以往下一關,所以沒有通過的就被絞成肉醬。第二個我們為什麼選擇梵谷的原因,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因為他對於我們這個作品來說就只是一個符號,所以我們沒有特別想要為他下什麼定義或是意涵,要怎麼解讀就交給大家這樣。

Q4:想請問關於《缺耳朵的人》這部片。請問為什麼最後的畫都會被撕成兩半?

A4:其實那個牆上的畫都是梵谷之前的作品,最後那個學生也是變成兩半,交給天之手的概念給他去補足他的另外一半。概念就是,如果這些人尊敬這個符號、遵從這個符號,想要跟這個符號一樣變得很厲害,但其實你永遠都不會是他。因為你不可能成為他。但是很特別的是,我們最後還是讓他回到了那個牆上。就是某種程度上他其實經過了認證,重新回到了這個矛盾的機制裡面。

Q5:一樣也是提問房導演。因為您提到「牆」我就想說這支影片有沒有受到Pink Floyd的MV「AnotherBrick In The Wall」的影響,是不是想要致敬,還是有一些在創作上的連結?另一個想要請教,因為這是唯一一個偶動畫,那你在製作偶動畫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一些3D列印技術的方式或者是什麼樣的心得?跟以往的製作有什麼不同的技術面的角度?

DSC_5782.JPG

A5:這個故事是我們在差不多完成腳本以後拿給老師看,他才叫我們去看這部電影(The Wall)。我們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才發現其實有些地方真的蠻相似的。但我們想說還是不要受它的影響,畢竟我們是沒有看過就寫先完了。不過他那部電影真的蠻厲害的。技術面的部份我們有一個地方會用3D列印,可能大家看不出來,就是從牆中間伸出來的那隻手。那是因為我們在技術上做不好,最後才仰賴一些機器跟3D的東西。技術的部分我們雖然沒有像前輩或老師做得那麼厲害,但還蠻開心的。

Q6:想請教《撞擊測試》的薛導演。我發現你有用三個顏色,就是藍、黃分別塗在臉的兩半,但是有個印象很深刻噴血的鏡頭,還是它不是血?請問這個有什麼意義嗎?另外一個就是,其實一般的撞擊測試不會用骨董車,那你選骨董車的意義是?

A6:就是一些造型或是顏色單純就是從美術的觀點來切入。我為了做這部作品,看了很多撞擊測試的影片。撞擊測試是近代的事情,他不會拿骨董車去測試。但是我希望能夠表達一些比較特別的東西,所以我不會拿現代的車子去撞,因為現代的車子看起來就是非常的普通。我希望以美術的觀點,找一個比較有趣的汽車,比較復古的汽車,以它為藍本放到這部作品裡。那麼黃色跟藍色其實是一個互補的顏色,其實我一直在考慮要用什模樣的造型,我想過國劇的臉譜、原住民的塗鴉之類的。但是到最後我還是選擇了還色跟藍色,因為汽車撞擊測試的人偶,在撞之前它真的就是要塗上兩種顏色。最後那個噴出的紅色液體,到最後我來是不確定那是血還是什麼,我只知道那個時間點,我需要擺上一個音符來完成我這部作品,來表達我內心的情感。我想了很多的東西,做了很多的測試,最後我決定要用液體狀的東西、湧泉的東西,要用紅色的顏色。可是紅色不是只有代表血,它可以代表熱情、一種宣洩、一種達成,它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但我想用具體的符號、顏色告訴觀眾。

Q7:問《病態建築症候群》的導演我想問的是說,你們的題材比較是現在生活的一些問題,也有些紀錄性質的東西。那當初為什麼不是用紀錄片,而是用動畫來製作?那動畫中你比較想展現的是哪個部分?

A7:其實我們兩個本身都不是科班出身的,所以我們技術面算是很差的。當初畫這個動畫就是覺得好玩,我們對社會上的觀察,用影像或是用ˋ紀錄片的方式可能很多人做過了,我們也沒辦法做得那麼戲謔。我們想要把每一年在住宅、政策上的一些觀察,用很戲謔的方式可以用動畫呈現。例如說,我們覺得101是一個很醜陋的陽具,每年在12月31日的時候要噴發。這個東西可以直接用動畫來展現,如果用紀錄片,可能就沒辦法那麼直接。其實動畫跟紀錄片很像,都是在講「再現」這件事情,就是有一個主題要去展現他。可是動畫有更多的奇想空間去發揮。

主持人:那我們最後再請這兩位動畫師。請分享一下從畢業到現在的工作室工作,你覺得要給現在的新人給什麼鼓勵,要準備什麼作品集還是一種心態?

動畫師1:如果現在有畢業生在這塊感到困擾,其實不用想太多,盡可能給自己很多機會去試多方面的事情。有時候公司考慮的不僅僅是技術而已,當然技術很重要,但是也不只有技術,其實可能性很多,要多去試。

動畫師2:其實我不是科班出身的,我是政大廣電系。我覺得就是你要先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想要做什麼。就算你的作品技術不是最好,其實公司想要看到你的熱情,還有你願不願意去學習。當然我也遇到一些貴人幫助我,讓我好不容易進入光之塔。還有主要也是要看你的積極程度,因為我技術上其實還不是很純熟,就是大家要積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北電影節
    全站熱搜

    taipeiff2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